English

磨砺国之长剑

——记我军空气动力研究基地某室科研骨干群体
2000-11-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廖仕雄、古洋 本报记者蔡侗辰 我有话说

在人民解放军团级单位中,它是优秀而又特殊的一员:29人中,有2名院士、5名科技将军,有6名博士、12名硕士、6名本科生,有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8人获光华科技基金奖,在已获得的97项重大科研成果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部委级一等奖就占38项。长期以来,我军空气动力研究基地计算所的这个“袖珍型”研究室,为我国前沿科技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了解它的人都自豪地称研究室的科技人员是逐鹿高科技的排头兵。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发射火箭一举成功,这一壮举国人振奋、世界瞩目。兴奋之余,火箭发射部门最先想到的便是为火箭解决了烧蚀难题的中科院院士张涵信。

弹头烧蚀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航天界的一大难题,这一难题解决不了,一切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射就只有一个结果:失败。为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张院士用“弹头防热烧蚀气动力耦合计算”方法,来研究解决弹头在大气中飞行出现的多种热现象问题,在深入的研究中,他涉及到最尖端的“云粒子侵蚀”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和探索,他找到了云粒子侵蚀地面试验模拟准则,为开展云粒子侵蚀地面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潘梅林研究员利用撞击力学、弹塑力学、应力波的传播理论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为评估弹头飞行条件下的粒子侵蚀特性创造了条件。

弹头烧蚀难题终于圆满解决。张院士的“弹头防热烧蚀耦合计算”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再入弹头云粒子侵蚀研究”获部委级一等奖,同国内有关单位联合申报的“弹头抗天候粒子侵蚀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军机失速尾旋特性研究,也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1986年,科技将军蔡金狮带领何开锋等人组成课题组承担了这一重要课题。他们借鉴国外相关资料,提出了适合国情的风洞实验、模型自由飞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手段,并建起一套适合我国各种型号飞机的失速尾旋特性预测软件系统,我国航空航天有关部门依据其系统,在华北某地成功地将某型飞机进入尾旋、改出尾旋,为我国及时准确预测飞机尾旋奠定了基础。

一个国家不能做喷流试验,就不能准确模拟出飞行器的真实飞行状态,飞机就可能事故频发,火箭就可能弹毁箭亡。我国空气动力学界唯一的女喷流专家刘长秀研究员决心啃这块硬骨头。喷流试验是一项危险性极大的工作,从喷管喷出的发动机气流压力高达20多个大气压,噪音高达130分贝。为了捕捉到有价值的数据,她冒险进行了长达7年的调试研究,终于找到气流的喷流规律,使我国飞机、火箭等不同速度的飞行器喷流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从人类战争走向立体格局后,突防就成为各国军事家谈论的焦点。而再入气动物理研究对弹头突防和防御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研究室以曹文祥、乐嘉陵、高铁锁、董维中、张巧云为骨干的再入气动物理课题组接受了这一课题任务。他们一开始就进行了纯空气和有烧蚀情况下再入弹头化学非平衡流场及光电特性研究,建立了一套从弹头头部到尾迹全目标流场及光电特性的计算软件,后又几经努力,解决了再入目标的烧蚀流场难题,为分析解决弹头的气动物理现象和最后解决突防难题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某型号战斗机气动特性,1998年,研究室承担了“战斗机带进气道大攻角纵、横向静态气动力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任务。在规定的6个月里,对该机进行了124个状态的气动特性计算,圆满完成了课题。国内30多名专家评审和现场测试后称,该软件可以用来计算从亚音速到超音速飞机的内外流场、进气道及各个攻角的气动力,为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气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计算手段。

这个既有过硬战斗力又有很强凝聚力的“袖珍型”研究室,有着“国内争领先、世界争一流”的宏伟目标。他们靠这个目标凝聚了一个群体,铸造了一批勇于攀登、甘于奉献的特殊品格的人。

全室人员不讲价钱,不求名利。人们也许还记得,1996年2月1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失利,火箭飞行了22秒后爆炸。爆炸火箭对附近厂房的另一枚待发火箭有无影响,在场的专家一时难以下结论。紧急论证任务下到研究室后,乐嘉陵、朱国林、马明生、倪鸿礼、王晓栋等科技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考察调研,回到研究室又连夜采用工程计算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计算,仅用5天时间,就向火箭发射权威机构提出无影响的重大结论。后来这枚火箭顺利升空,验证了他们的答案。

团结协作、集智攻关,显示了研究室较强的战斗力,也使全室人员的心紧紧地凝结在了一起。导弹发射,靶场选择是个难题,为了完成这一紧急任务,今年春节前夕,已回厦门的蔡金狮研究员马上回到研究室,同潘梅林、杨程、和争春、刘强等科技人员一起联合攻关。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们研究设计出了10多个弹道,按照他们的弹道轨迹,作出了两个点均可选择的结论。

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是研究室战斗力强、凝聚力大的一大因素。在重大科研攻关中,研究室采取老中青结合的办法联合攻关,让老科技工作者传帮带,让年轻科技干部挑大梁、唱主角,把人才培养驶进了“快车道”。与此同时,研究室还组织优秀科技干部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鼓励他们发表论文,还不定期地选送科技人员到国外考察深造,鼓励大家在职攻读学位等,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奋发进取的积极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